首页顶头广告位置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本网首页行业资讯市场动态综合述评开发应用矿物加工采选工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非矿产品
非矿设备非矿材料非矿标准非矿企业供求信息专利信息展会信息政策法规环境工程行业专家行业书刊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非金属矿资讯网 -> 应
范围:标题全文   关键字:  频道: 每页条 
 
中国石墨矿资源供需状况
发布时间:2006-03-25      作者:      来源:本网
 

中国石墨矿资源供需状况
 
 
一、
 
() 主要生产产品

    当前,中国已生产开发出石墨矿产品(包括选矿、化学提纯产品)和石墨制品两大类,若干系列产品。

    1.选矿

    化学提纯产品:根据其生产方法和固定碳含量的不同,天然鳞片石墨分为高纯石墨、高碳石墨、中碳石墨、低碳石墨四种。

    2.石墨制品

    中国生产的石墨制品品种较多,根据其生产工艺和用途不同,主要有胶体石墨、可膨胀石墨及其制品、碳素石墨制品和石墨坩埚等深加工产品。
 
()

    中国主要国有石墨矿山企业目前有40余个,其他经济类型石墨矿山企业有100余个,一般规模较小。年产石墨万吨以上的矿山企业有:山东南墅石墨矿、北墅石墨矿、青岛黑鲤石墨工业公司、平度田庄石墨矿、平度刘各庄第二石墨矿、平度黑龙石墨矿、平度官庄石墨公司;黑龙江柳毛石墨矿、鸡西石墨矿、穆棱光义石墨矿;吉林磐石石墨矿;内蒙古兴和石墨矿;湖南鲁塘石墨矿等。1996年中国石墨总生产能力约200万t。
    此外,目前中国有石墨加工制品企业100余家,其加工制品的总生产能力约数十万吨。
    据中国国家建材局统计年报,1996年中国石墨产量为1950515t,其中晶质石墨588165t(含出售粗精矿企业产量)。
    中国晶质石墨主要集中在山东、黑龙江、内蒙古、湖北等省区内。以1996年计,四个省区的晶质石墨产量占中国晶质石墨总产量的98.80%;隐晶质石墨主要集中在湖南、吉林、陕西三省。以1996年计,三个省区的隐晶质石墨产量占中国隐晶质石墨总产量的68.53%。
    根据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  1996资料,1996年中国石墨产量居世界第1位,其次为韩国、印度;其他主要生产国还有墨西哥、巴西等。加拿大石墨生产近几年来增长较快,有可能成为世界石墨的主要生产国。一些潜在的石墨生产国有:坦桑尼亚、澳大利亚、纳米比亚、莫桑比克、瑞典、埃及等。
    随着应用领域的拓宽和需求量的增长,中国石墨产量从1980年的16万t猛增到1990年的68万t,年平均递增15.57%。然而进入90年代后,石墨产量曾一度下降,1992年降至50.8万t,以后逐年回升;1994年开始曾呈现大发展的趋势;1996年中国石墨产量达195万t,比1993年增长2倍多,是90年代以来的最高产量。中国石墨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此外,中国在石墨原料及石墨制品的生产与加工方面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现在不仅生产初级原料产品,而且能生产彩色显像管石墨乳、GRT节能添加剂等系列产品。当前,中国生产的部分石墨制品已打入国际市场,新的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扩大。
 
二、

    中国主要石墨生产矿山见表4.13.10、图4.13.10。从图上可以看出,中国石墨生产布局为晶质石墨矿山主要集中在山东、黑龙江、内蒙古和湖北四省区;隐晶质石墨矿山主要集中在湖南、吉林和陕西三省。目前,这些省区已成为中国主要的石墨生产和出口基地。1996年中国部分石墨生产企业生产情况见表4.13.11。
 
4.13.10中国主要石墨矿山企业
 
 
4.13.11 1996年中国部分石墨生产企业生产情况
 
 
 
三、
  
    近10年来,世界石墨产量经历了由缓慢下降至逐年增长的过程,总体上呈增长趋势。中国、印度、墨西哥等国家产量均有所增加。
    中国1996年石墨产量为195万t,其中晶质石墨为58.8万t,若扣除部分乡镇企业生产粗精矿出售给大中型石墨企业的石墨产品和加工生产库存量,其实际可供量估计为100万t,其中晶质石墨30多万t;隐晶质石墨60多万t。
    世界石墨产量的绝大部分消费都集中在日本、美国、德国和英国等工业发达国家,这些国家每年的石墨消费量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30%左右。在过去的几年中,世界石墨的消费量一直保持相对稳定。其主要消费领域为:耐火材料占总消费量的26%,铸造15%,润滑剂14%,制动衬片13%,铅笔7%,其他(碳刷、电池、膨胀石墨等)25%。从目前形势看,近期内石墨尚难有大的、新的应用领域,因此,国际市场对石墨的需求不会有太大的增长。
    中国石墨消费目前仍处于低水平状态,其主要消费领域为:钢铁和铸造业、耐火材料、电导材料、铅笔芯、化工及汽车制造方面的石墨密封材料。1996年中国石墨消费量估计为70万t,其中晶质石墨消费量为25万t左右。中国石墨消费结构大体上是:耐火材料10%,炼钢工业30%,铅笔芯制造15%,电导材料10%,密封材料10%。此外,显像管石墨乳、拉丝石墨乳、模锻石墨乳、节能添加剂及其他25%。
    中国石墨产品质优价廉,品种齐全,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并享有很高的声誉,已成为中国出口量最大的非金属矿产品之一。1978年中国石墨出口量仅13800t,而1996年上升到158300t,年均增长率为14.52%。目前,中国晶质石墨出口的增长速度为世界第一,出口量占晶质石墨国际市场的一半左右,成为世界第一石墨出口大国,共计出口40余个国家和地区。
    当前世界石墨供给日益扩大,除前已述及的主要生产国外,加拿大、挪威、马达加斯加、莫桑比克、津巴布韦等国生产的石墨也越来越多地进入国际市场。
    从总的国际石墨市场分析看,隐晶质石墨供大于求,今后也难有大增长的趋势,市场价格亦将日趋稳定;晶质石墨将会供不应求,大鳞片晶质石墨缺口仍较大。据有关部门估计,2000年世界晶质石墨需求量将超过80万t。
    据专家分析,今后中国石墨的进出口将面临更多的矛盾与机遇。世界钢铁工业可能出现徘徊状态,国际市场对晶质石墨的需求量可能增长,但增长幅度不会太大,同时,中国还面临几个主要晶质石墨生产国的挑战,形势不容乐观。但静观全球,中国仍有优势,因为主要生产国只有少数几个,而中国的晶质石墨长期以来以质量好而享誉世界,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估计在较长的时期内,中国晶质石墨在国际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将不会改变。未来几年,中国可望继续保持晶质石墨在日本、韩国、美国和西欧市场上的份额,并且还可以增加石墨制品及隐晶质石墨出口。预计到本世纪末,中国石墨的出口量可望突破20万t,其中晶质石墨可达到10万t左右。
    日本是中国最大的石墨市场,1996年日本的石墨进口量就占中国总出口量的32.6%,韩国占总出口量的14.3%,是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石墨进口国;美国约占总出口量的10.5%。由此可见,中国是日本、韩国、美国最大石墨贸易伙伴,在国际石墨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隐晶质石墨出口量不大,主要是销往西欧(约占40%)和日本(约占30%)。1990~1996年中国隐晶质石墨累计出口量约424890t,累计创汇额约1.25亿美元;1990~1996年中国晶质石墨累计出口量约589000t,累计创汇额约4.1亿美元。
    鉴于中国尚无石墨供销的详细统计,仅就上述部分统计资料分析,我国石墨总体上供大于求,大量产品因质量低劣或销路不畅而积压库存。
 
四、

    由于石墨具有许多优异性能,加之其使用范围极广,因此,可以预见,石墨将得到更多领域的重视和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高科技的开发,使石墨材料在高速、耐磨、防腐、节能、超小型等高科技应用领域中又迈入了一个崭新的领域,如石墨节能添加剂、石墨镶嵌润滑、石墨高导涂料、石墨印刷电路、导电橡胶等。当今世界上已开发出电子管、通信管、液晶管、摄像管和计时管等专用石墨乳,胶体石墨已成为当代高导、高润滑技术的基础材料,并渗透到各工业应用领域。由于国外对密封材料的无石棉要求,柔性石墨密封材料除了用作一般动、静密封材料外,还广泛用在自动化、宇航、热辐射防护、原子能工业以及火箭发动机的喷嘴上等。石墨正在众多领域里逐步取代某些金属材料和有机材料,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中国是世界石墨资源储量和生产量大国之一,并具有相当规模的工业基础。近年来,通过引进技术和独立研制石墨在原料生产、深加工及其制品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密封材料、可膨胀石墨等已打入国际市场。“八五”期间,中国在微粉石墨和超微细石墨的生产工艺及技术装备定型化、国产化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根据“九五”规划,中国还将加大对石墨工业的投入,并以国有化企业为龙头,逐步实行兼并、股份制等形式,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综合性石墨出口基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国际市场。
    总之,中国已探明的晶质石墨保有储量能够满足2020年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隐晶质石墨可以基本满足2020年经济建设需要。
 

如转载本稿,务请注明:转载自 “中国非金属矿资讯网” Http://www.cnma.com.cn

 
   
 
 
石墨烯在汽车上的应用渐行渐近
看沸石如何治理废水废气
国内最深找探矿竖井投入运营
在国内找矿应研究投资条件
2016年石墨烯行业分析:产业发...
带你领略最新的纳米技术
陕西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
碳纤维复合材料引领轻量化浪潮
气相法白炭黑将成化工行业主流
中山吹响螺旋碳纤维量产“号角”
中国非金属矿产
凹凸棒石粘土论文目录
蓝晶石性能及其开发利用
生态型高效感光复合有机肥料及...
电气石
叶蜡石的基本性质及工艺性能
功能材料—电气石的质量评价
我国非金属矿物材料研发现状及...
一种碳酸钙粒子的制备及其应用
非金属矿开发应用渐成环保新热点
 
 
友情链接  |  会员注册  |  广告服务  |  行业期刊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6013145号-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西路甲50号-1 卷石天地大厦A座五层   邮编:100102
电话:010-64795861   传真:010-67898385   网站信箱fkzxw@163.com
Copyright © 2006 中国非金属矿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6013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