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顶头广告位置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本网首页行业资讯市场动态综合述评开发应用矿物加工采选工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非矿产品
非矿设备非矿材料非矿标准非矿企业供求信息专利信息展会信息政策法规环境工程行业专家行业书刊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非金属矿资讯网 -> 锟桔猴拷锟斤拷锟斤拷
范围:标题全文   关键字:  频道: 每页条 
 
磷复肥过剩依旧效益下降 需抓创新开拓市场
发布时间:2015-05-21      作者:      来源:本网
 

  2014年受国内整体经济疲软的影响,尽管市场小幅回暖,但磷肥行业仍未走出低谷。产能过剩局面仍未改观,景气度下降、销售价格走低、铁路运费上涨、原料价格降幅不抵产品价格降幅以及融资成本高等因素导致财务费用增加,行业效益继续下滑。我国磷复肥行业需全面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努力开拓市场、寻找新的磷石膏利用途径提升其综合利用率。这是中国化工报记者从上周在成都举办的第二十二届全国磷复肥行业年会上获悉的。
  过剩依旧需拓市场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磷肥总产量1669.9万吨P2O5,比上年增长2.2%.其中磷酸一铵产能达到1750万吨,产量1151.3万吨,产能发挥率约65.8%;磷酸二铵产能达到1950万吨,产量1544.3万吨,产能发挥率约79.2%.而国内磷肥施用需求量为800万~900万吨P2O5,产能已超出国内市场需求的1倍多。据统计,2014年磷复肥行业实际完成投资615亿元,比上年下降2.9%.其中磷肥行业下降幅度明显,实际完成投资71.2亿元,同比下降8.2%.
  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理事长周竹叶介绍说,2014年国内磷铵产业没有新增产能的投产,原计划上马的项目已经推迟建设的进度,一些无法生存的企业也加速了退出的步伐。尽管近两年来产能扩张的趋势有所减缓,但供大于求的态势依然未能从根本上扭转,导致企业库存大幅增长,利润普遍下滑。此外,尽管化解产能过剩已提出多年,但重复建设的情况在磷资源集中的地区仍屡有发生,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在部分地区特别是不发达地区难度重重。
  周竹叶强调,开拓市场也是化解产能过剩的重要方面。既要做好传统市场的巩固和壮大,合理制定营销策略,充分利用好国内和国外市场;也要加快发展服务性产业,不断延伸产业价值链。
  效益下降需抓创新
  2014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导致大部分企业在产量、营销收入双增长的同时,利润反而呈现下降趋势,生产基础肥料的大型企业肥料板块基本处于亏损状态。根据磷肥协会的统计数据,行业全年共实现利润213.5亿元,同比增长1.5%,增幅低于产值增长速度,主营业务利润仅为4.04%,低于上年水平。
  周竹叶介绍说,随着环保成本、人工费用的不断上升,加之磷矿石优惠运价取消等,行业盈利能力将进一步下降。我国磷复肥企业很大一部分地处云南、贵州地区,远离国内市场,海运条件也不如长江沿岸的企业便利,既要承担较高额度的产成品运出成本,也要承担不菲的硫资源运进成本,运费对冲了磷资源的优势。此外,这些企业多以生产磷铵、重质碳酸钙为主,产品差异性不大,产能一旦过剩,很容易产生恶性竞争。
  郑州大学化学与能源学院副院长汤建伟指出,随着高效、高产、节水、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专用复合肥及以缓控释肥、水溶性肥料等为代表的新型肥料发展迅速。尽管去年化肥市场惨淡,但这些新型肥料销量却很好,盈利也很可观。因此,生产企业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增强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创新,加大复混肥料、新型肥料的研发力度,开拓国际市场,推进兼并重组,激发我国磷化工企业活力,培育发展的内生动力。
  固废利用需探新径
  我国磷石膏产量大,磷石膏的堆存问题已经困扰行业的发展。目前磷石膏综合利用产品效益差,仍以同质化和低值化利用为主,与脱硫石膏综合利用产品相比仍处于相对劣势。
  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处长雷文告诉中国化工报社记者,脱硫石膏的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而磷石膏的综合利用率仅有27%.究其原因:一是相比脱硫石膏等其他工业固体废弃物来说,磷石膏含有较多杂质,很难被综合利用。二是磷石膏的堆存相对集中,鄂、滇、黔、鲁、皖五省的磷石膏产量占到全国总量的78%以上,其中滇、黔的磷肥企业地处偏远,且远离石膏消费市场,导致磷石膏综合利用率始终低位徘徊。三是磷石膏的优惠政策不到位,脱硫石膏享有的税收政策磷石膏并不享受。
  周竹叶表示,城镇化建设的加快,绿色建筑、绿色建材的大力推广,为磷石膏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安徽省铜化集团技术中心负责人则表示,应该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磷肥企业的具体情况,创新磷石膏综合利用的工艺,寻找合适的处理、利用途径,以期逐步解决磷石膏这个“顽疾”。

 

 



如转载本稿,务请注明:转载自 “中国非金属矿资讯网” Http://www.cnma.com.cn

 
   
 
 
 
 
友情链接  |  会员注册  |  广告服务  |  行业期刊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6013145号-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西路甲50号-1 卷石天地大厦A座五层   邮编:100102
电话:010-64795861   传真:010-67898385   网站信箱fkzxw@163.com
Copyright © 2006 中国非金属矿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6013145号